灵活用工 不该成为逃税漏税“挡箭牌”(灵活用工税收政策)

灵活用工 不该成为逃税漏税“挡箭牌”(灵活用工税收政策)

经济发展越快,经济活动就越灵活越复杂,涉及到的税法问题就越多。近年来,我国偷税漏税等危害税收征管的违法行为愈演愈烈。从富翁明星到商贩企业偷税漏税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加剧政府财政收入失控,危害税收社会公平,扰乱市场经济运行。

逃税漏税造成多方面危害逃税: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非法行为。漏税:是指纳税人因无意而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企业:对于企业而言,逃税漏税最直接最重大的影响就是面临违法犯罪风险,情节轻微的补缴税款、滞纳金,情节严重的罚款,若构成犯罪的话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个人:个人出现逃税漏税的行为也将根据情节的轻重处以补缴、处罚滞纳金或罚款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等,还会影响到个人征信。政府:逃税漏税直接损害国家利益,减少国家财政和税收收入,国家也无法获取真实的经济数据。一旦逃税漏税形成气候,国家的财政支出计划和民众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整体社会得不到进步。
灵活用工:不是逃税漏税的工具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加上疫情危机的催化,这两年灵活用工新兴模式是火得一塌糊涂,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灵活用工模式节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灵活用工平台也顺势而生,并取得不错的发展。平台的委托代征资质是国家为了鼓励灵活就业的发展而授权的,但近年来一些“灵活用工平台”为了承揽业务,在没有帮助企业进行筹划的情况下,大肆倒卖发票,造成了国家的税收损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着税务筹划的名义,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进行偷税漏税的违法操作。真正的税务筹划,合法性是前提,企业所有的活动皆需在法律允许或者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企业单纯的买发票走账,不但省不了税,反而可能还要交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灵活用工平台是促进新兴灵活用工模式发展的有效助力,不能成为逃税漏税的工具!企业寻求合作平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考察才行。灵活用工平台:合理合法节省税负借着灵活用工这股“东风”,灵活用工平台也迎来了喷发式发展。平台的解决方案有两个重点,第一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第二是重点解决企业的无票场景,为企业节省税负,如何确保合法合规呢?一个靠谱的平台一定要有以下这些保障:平台资质确保合法:平台一定要有税务局授权的代征代缴资质以及丰富的园区资源,确保企业合规从平台获取发票,确保企业合法且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盖章明细确保合规:平台要确保企业/个人的应税收入100%完税,并提供申报地税务部门盖章的缴税明细和完税证明,确保所有纳税活动合规,企业/个人也拥有合规凭证。协议具有法律效应:解决方案中,企业、平台与银行共同签订的第三方协议一定要是具有法律效应,对于三方来说都是合法有效的法律凭证。

银行监管确保安全:资金代发方案要遵循共管账户原则,杜绝资金挪用、流向不明等风险,全程要有各大银行提供资金安全监管,以此确保资金发放的安全稳定。四流合一确保真实:平台的解决方案流程要符合“四流合一”逻辑,即合同流、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贯穿整个流程,保证业务真实有效,确保企业税务安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