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税这样做还涉嫌违法?理解税务筹划的真谛并不难(真谛是啥意思)
常言道:物极必反,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企业存在典型的违法税务筹划行为有哪些呢?实际中,纳税人常见的不合规纳税情形有哪些呢?为此,为您汇总了以下5项情形,您可千万要注意啊!
一、以税务筹划之名,行财务造假之实
财务和税务虽一字之差,但是本质上分属不同的体系,利用“两套账”“做假账”等财务核算进行的“节税筹划”,是违反会计法和税法规定的。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
二、合同筹划涉税风险更大
企业在交易既定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合作”从交易合同上进行“筹划”,玩文字游戏,实际上漏洞百出,很容易被税务机关识破。在税收筹划方面,合同筹划只是偷税的一种方式方法,不能达到合理不违法的节税目的;拆分合同,需要根据不同的税种、税率筹划,拆分不同法律关系的合同,才能达到合理节税或者依法节税的效果,避免税收法律风险的发生。
三、资金只出不进,实为逃税
情况一,私设或乱用账户,转移经营收益,或者直接以借款等名义转移到离岸账户。情况二,很多企业出于节税的目的将公司的经营款项存入公司法人代表或者某位负责人的私人账户中,殊不知企业和相关人员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以票控税,切勿因小失大
我国逐步开始了“以票控税”的税收征管方式。“发票”市场的“繁荣”,既有以票控税的制度性原因,也有实际监管难度大的现实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发票”风险日益增加,特别是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会涉嫌刑事责任。
五、滥用税收优惠条款
部分企业通过提交虚假材料或利用税收优惠备案制改革的便利等骗取税收优惠资格,现行税收优惠管理已经从前端走向中后端,税务核查将会越来越多,税收优惠申请,纳税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