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自查该从何下手?别嫌麻烦 这26点都要查!(关于空白发票,这些问题你需要关注)
接近年底,是公司报销业务的高峰期,并陆续开始年终清算工作。为了避免发票无法使用,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要开始进行发票的自查行动了。财税新规也在不断更新,近期上线的金税四期更是将发票问题列为重点稽查内容,企业提前做好发票的自查自省,做到事前防范税务风险更显重要。
以下这26个常见涉税点,企业不得不查:1.错误开具发票清单2.经常凌晨开具发票3.金额全部顶格开票4.适用错误的发票税率5.过多取得税收洼地发票6.企业之间环开、对开发票7.同一IP地址对外开具发票8.未按照规定开具合格的发票9.增值税普通发票作废比例异常10.购销不匹配、进销项明显异常11.为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发票12.有错误开具疫情期间的免税发票13.从自然人处取得大量或大额代开普票14.未按照规定销售方随意作废开具的发票15.取得证据链不充分的大额费用支出发票16.取得白条入账等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17.取得的发票一直未付款或者大额现金支付18.舍近求远开票,或者属于货物来源地预警19.业务真实发生但没有取得发票找发票来冲抵20.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小规模纳税人来开具发票21.新成立的小规模纳税人短期内开具大额发票22.农产品发票没办法提供自产还是非自产证明材料23.只有销项税,没有进项税,利润太高,找发票来抵税24.利用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额来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25.股东分红个税高,为了减少分红金额,找点发票来规避26.开票金额快达到免征额临界点却经常出现作废发票现象
发票不合格,及时纠正补救企业发票自查并非没事找事,要知道一旦涉税问题被税务部门查出的话补缴税款是小事,还要缴纳大量的滞纳金和税务行政罚款,甚至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企业通过自查行动发现的发票问题该如何处理?能纠正的就纠正,不能纠正的找出责任人。若企业已负担了的税款,可以请税局协查,作相应的税务处理。开票方提供的发票票面金额不对,可以及时要求开票方重开,发票金额不足的补开差价,多开的则冲红重开。发现盖章不清或盖章错误、票面信息不全或者不清晰、应当备注而未备注以及虚开虚假的发票,都可以退回发票,并要求对方重新开具。支出无票,合法获取发票抵扣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直接影响企业税前扣除的金额,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发票的及时获取和管理自查。然而企业在实际运营中不可能所有的成本都能取得发票,几乎所有企业都有支出无票的情况。无票税前抵扣势必会增加企业所得税负担,这就要求企业在业务阶段就要着重解决无票场景。缺票找票是企业首先会想到的解决方法,但非法渠道获得虚开的发票、使用其他发票代替抵扣以及虚列账目都是涉税风险极大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这两年国家重点稽查的情况,切记此法不可用!企业想要合法获取发票可以借助京灵财税灵活用工平台灵活用工平台的代发方案,平台具有政府授权的代征代缴资质,企业可根据需求合法从平台获取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解决无票场景,优化企业税负。
或者,企业可以通过享受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来弥补因缺少发票增加的税收支出。如科技型企业可以认定高新企业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其他类型企业则可通过京灵财税灵活用工平台平台的丰富园区、税收优惠资源充分优化企业税收。